据成都商报报道,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,温江县永盛镇三义村3组的近10户村民每天煮饭、喝水都用上了矿泉水。这并非因为他们富有,而是紧邻房屋的垃圾场已使他们的井水遭到严重污染。
11月15日下午,记者来到三义村3组的“垃圾山”,老远就闻到了刺鼻的臭味,但见“垃圾山”上的苍蝇“活跃”,记者每动一步就会惊飞一大群。
据村民介绍,自从温江县环卫所1996年在此建立垃圾场后,他们就开始与苍蝇、臭气、浊水为伍了。一到夏天,屋子里的苍蝇就像报纸上的字一样,密密麻麻成片。
1997年,他们发现井水变得浑浊不堪,烧开后冲上茶就像一杯墨水,而且,用这种水洗脸洗手皮肤就会生出很多红点,越搔越痒。
到1999年下半年,井水已彻底不能饮用了。受污染最严重的八九户村民只好靠买矿泉水解决生活用水。
今年8月,有村民将井水的水样送到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检验,结果色度、浑浊度、铁、锰、总硬度、细菌总数、大肠杆菌均超过了国家标准,根本无法饮用。
现在,为了阻止垃圾进村,住在垃圾场附近的徐志君一听见垃圾车响,就将自己的拖拉机开去堵在马路上。
今年8月,受害最深的8户人家每户拿出1000元,聘请了律师将温江县环卫所告上了法庭,要求赔偿275万余元。
10月23日,环卫所的主管单位县城建局及永盛镇政府与村民达成协议:由县环卫所一次性补偿村民因打官司而产生的各种费用47320元,并负责修建水塔、铺设供水管至农户院内。同时表示就赔偿再行协商。
村民们依照协议撤回了诉讼,但见有关部门的承诺迟迟不兑现,他们再次准备上诉。
据村民说,倾倒垃圾的土地都是他们的耕地。这些地均是村里一名叫徐炳全的人从他们手里强行租走的,而租金每户只给了一两百元。
据村民许某说,徐炳全在村里无人敢惹,1996年徐炳全到他家来租地时,他也不敢不从。而另一村民的5厘耕地则被徐炳全占用,一分钱也没给。徐将这部分土地拿到手后未与村里履行任何手续便提供给县环卫所,以供倾倒垃圾。
11月15日下午5时,记者找到了徐炳全。他对租地一事毫不掩饰,并坦承环卫所每月要付给他2500元“倾倒垃圾费”。他认为此事与村里毫无关系,“我用他们的地都是给了钱的。”
记者在徐炳全与县环卫所签订的协议上看到,环卫所付给徐的场地费全年包干为3万元。环卫所只负责垃圾进场,管理和填埋工作由徐负责。直到1998年12月,才由徐炳全个人转变为永盛镇政府。
在三义村当了10年支部书记的陈志安也因此不干了。陈志安说:“是我自己不想干的,垃圾场的事我向镇里反映了不下20次,我的压力太大了。”
11月15日下午,记者来到温江环卫所。所长陈义昌称,由于村民的阻拦,垃圾车已经有10天没有进场倒垃圾了。温江县城每天要产生100多吨垃圾,三义村垃圾场无法倾倒,只好到附近郊县去倾倒。现在,温江县城还堆着不少等待倾倒的垃圾。陈所长称,从5月开始,环卫所给三义村村民支付了每人每月10元的灭蝇、灭蚊补贴。另外,环卫所除在原垃圾场边建立了一个四面防渗漏的新垃圾场外,还规划了一个无害垃圾场,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。(2000年11月16日《激动网》记者赵京桥刘瑶陈海泉)
PAA聚丙烯酸分散剂是丙烯酸为主料70年代至90年代,国外工艺(如:德国BASF),国内97年才推出稳定的产品(如:潍坊金水源化工、吉林通化化学等)。